<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首页

        郑耀南:颠沛艰险仍忠心尽瘁

          1930年秋,中共掖县县委秘密成立,郑耀南当选为县委第一任书记。他创办《红星》周刊,组织农民协会,宣传党的主张,发动群众反霸抗捐,深得群众信任。

          1933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宋鸣时叛变,出卖了郑耀南;郑耀南遭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通缉,被迫离开掖县。他先后辗转北平、察哈尔、吉林、黑龙江、奉天多地,虽历经磨难,但一直以教学、算命、行医等为掩护,坚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耀南于1937年10月返回掖县,发动群众,筹备建立抗日武装。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努力,在掖县建立起6支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1937年12月,国民党掖县县长仓皇出逃,以郑耀南为核心的中共掖县县委当机立断,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担负起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抗日的任务。

          1938年2月1日,日军侵占掖县(今莱州)城,委任刘子容为伪掖县县长,组成伪县政府。日军撤走后,刘子容下令取缔一切抗日组织。

          3月8日夜,中共掖县县委领导的起义部队共400多人在玉皇顶集合,总指挥郑耀南下达了武装起义、攻打县城、活捉刘子容的命令。各路武装迅速包围了县城。伪保安队长见大势已去,只好打开城门。起义部队冲进城,活捉了刘子容。起义部队被命名为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郑耀南任支队长。经与各方磋商,建立了山东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掖县县政府。

          新政权建立时,国民党、日军发行的各种货币充斥掖县市场,物价飞涨。郑耀南聘请社会贤达人士,出台了一整套经济制度和政策,恢复和发展了生产。他聘请原青岛中鲁银行经理张玉田筹建了北海银行,发行北海钞票,在掖县、蓬莱、黄县抗日根据地流通使用。不久,在胶东、全省以至华北、华东等抗日根据地也都先后使用。它统一和稳定了金融,保证了全县军民抗战财政收支稳定,也支援了上级党政领导机关。

          三支队军需处办起了兵工厂、被服厂,保障了军需。郑耀南还团结安排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兴办了文化教育事业。三支队也发展到三千五六百人,成为胶东一支主要的抗日武装力量。

          1939年10月,郑耀南被派赴延安学习、工作。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使他积劳成疾,患上了腰椎结核,1946年2月23日,在延安逝世。

          (□王凤霄 赵琳)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