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首页

        把“寻金报国”写在大地上——记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上)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队员在野外工作。(资料图)

          本报记者 齐静

          探获特大型金矿床14处,累计探明金资源量2810余吨,约占全国已探明金资源量的五分之一;钻探进尺500余万米,相当于600多个珠穆朗玛峰;获省部级以上找矿奖、科技奖6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翻开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六队”)队史,一组组亮眼数据令人赞叹。这些成绩背后,凝结的是六队几代人的辛勤付出与精神传承。

          65年来,他们肩负党和国家的“寻金”使命,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手握一把地质锤,在山海间敲出金色回响;他们怀揣对地质工作的热爱,数次创新找矿理论和技术,推动黄金勘探在中国划时代发展;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执着坚守诠释着地质人的责任担当。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这些如金子般的“精神宝藏”,引领六队人奋勇攀登、创造辉煌。

          为国找金

          ——融入血液的不变信念

          “1958年,六队的前身——胶东第四地质队在招远成立,任务就是为新中国找黄金”“六队是找金的行家里手,许多模式是独创”……在六队,只要说起找金,几乎所有人都展现出一种自信满满、舍我其谁的自豪感。这种情感源于六队几代人坚守的共同信念——为国找金,当仁不让。

          今年87岁的刘振明是六队建队后引进的首批大学生。1964年,由于发现玲珑九曲矿区可能存在金矿,六队组织700多人参加“会战”,人拉、肩扛,把笨重的钻机安装到海拔600多米的山上。刘振明回忆,当时没人叫苦喊累,大家只想找到金矿。最终,六队成功探获一座18吨的大金矿。

          和刘振明一样,六队老队员李宏骥也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分忧”。自1966年起,李宏骥与队友们接连探获与传统石英脉型金矿截然不同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并创新性提出了“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理论。这一理论为国家金矿勘探带来变革:在“焦家式”金矿找矿理论指导下,胶东地区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黄金富集区,也让广东、广西、河南、辽宁等地探获众多同类型金矿床。

          21世纪初,全国面临浅部黄金资源危机,国内地表矿和500米以上浅矿开发殆尽。在此关键时刻,又是六队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率先在全国实现“攻深找盲”战略重大突破。

          当时,六队高级工程师姜洪利已经内退,但当队里邀请他参与深部找矿地质技术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经过一年多努力,他负责的莱州寺庄深部找矿告捷,探明金资源量51.83吨,标志着国内首个深部特大型金矿的发现,也拉开了全国深部找矿的大幕。

          “做地质工作,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这是老一辈六队人教给我的,也是我在工作中的真实感受。”85后的范家盟是六队年轻一代的地质人,也是超大型金矿床水旺庄勘查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累计探获黄金186吨,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敢想敢试

          ——突破找矿理论与技术的制胜法宝

          提到六队,多个“首创”与“唯一”令人印象深刻:首创“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与找矿理论,打破“大断裂带只导矿不储矿”的“金科玉律”;首创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和阶梯式成矿模式,率先在全国实现“攻深找盲”战略突破;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卓着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质队……

          地质工作中,为何六队总能一马当先、拔得头筹?六队原党委书记、大队长林少一认为,这源于六队独特的“找矿气质”——敢想敢试,不怕失败。

          这种气质在“焦家式”金矿发现过程中初现端倪。建队之初,受苏联“大断裂带只导矿不储矿”的传统成矿理论束缚,六队一直瞄着含金石英脉打转转。“过去认识的石英脉是白色的,现在这块地方呈脉状,但颜色黑黝黝的……”1965年底,六队杨文玉等3名队员来到莱州三山岛,发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地方存在地质异常。对于新情况,既没有理论指导,也没有经验可循,大家只能边争论,边硬着头皮试着取样。没想到的是,此次取回的105个矿样,有三分之一样品达到工业标准。自此,六队扎根三山岛,用三年时间,探获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

          上世纪70年代,六队又在三山岛以东的焦家村等地,探获多个同类型金矿,坚定了“大断裂带也储矿”的判断。1985年,六队首创的“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理论,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一起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六队,找到矿与找不到矿都算成功,因为找不到矿也算排除了无矿区域,给别人提了个醒。在这种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氛围下,六队有了一次次突破:为解决松散地层钻探难题,六队发明了跟管钻进,有效防止了钻进过程中的孔壁坍塌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深部找矿,探矿工程处副主任田国亮借鉴“医学手段”改良泥浆配方,攻克3000米深部钻探“钻头寿命低”“卡钻”等技术难题……

          不懈奋斗

          ——地质人的苦和甜“绑”在一起

          “嫁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一首打油诗道出了地质人的艰辛。“干地质工作,常年穿梭在荒山野岭间,需要野外作业,不仅老人孩子顾不上,自己也要经常面对艰苦甚至是危险的环境。”六队党委书记、大队长丁正江说,“苦”对于地质人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不怕苦、能吃苦是地质人的本色。

          地质人的“苦”是工作环境的艰苦。地质工作者要循着大地的脉络前进,哪里有地质异常,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对于六队人来说,他们常驻过地表温度高达70度的沙漠边缘,登上过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山脉,也进入过毒虫猛兽出没的深山老林。

          地质人的“苦”是与家人分离的辛苦。由于长年在野外工作,地质人几乎顾不上家庭,父母的看护照料、子女的教育培养,所有的一切都落在爱人身上。“队员不敢谈家庭,一谈就落泪。”这是六队人的真实写照。

          “地质人常说,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因为大家知道,地质人的苦与甜‘绑’在一起,没有比别人更多的付出,就没有找矿成功的幸福。”六队驻苏丹项目负责人张朋说,只有干出点儿成绩,才能回报国家培养与家人支持。驻扎苏丹一年半时间,张朋带领的团队以踏实的作风、超高的效率、专业的素养赢得了合作方的认可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