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本报记者 赵新乐
2月5日,山东省发布《关于表彰“攻坚克难奖”“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获“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称号。在国家版权局公布的“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中,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荣获“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
“这是潍坊市历史上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也是本届中国版权金奖评选中,山东省唯一获奖单位和全国唯一获奖的文化执法机构。”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庄鹏依旧难掩激动。
借助技术力量
实现版权执法有创新
近年来,潍坊市始终把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版权保护状况持续改善,版权服务能力也稳步提升,版权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版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其中,依靠严格执法力量,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氛围功不可没。
“近十几年来,全市共查处版权侵权盗版案件700余起,每年办结案件数量均占全省六分之一,案件涵盖出版发行、教育、网络传播、计算机软件、纺织品、婚纱摄影、书画艺术品等多个领域,全市累计向公安机关移交侵权盗版刑事案件上百起,130多人受到刑事处罚,为企业和社会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庄鹏告诉记者,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始终将“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作为文化市场整治重点,连续多年开展“版权执法年”活动,采取集中整治、明察暗访等手段,重点查处计算机软件、KTV、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等领域侵权盗版行为,集中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就在全省率先设立了版权执法科,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文化市场执法机构至少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具体执法人员专职负责版权执法工作,为全市版权执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潍坊市2015年查处的侵权复制品销售案、2017年查处的私人影院侵权盗版案件、2018年查处的昌邑纺织花纹版权侵权案、2019年查处的非法出版物销售案等,在全省乃至全国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移动互联网对传播技术的倚重,必将在版权保护领域产生影响,用技术手段解决版权保护问题必然是趋势。”庄鹏告诉记者,在多年的版权执法中,支队也一直探索借助新技术赋能版权保护的渠道。
潍坊是着名的中国画都,拥有全国较大规模的书画销售市场,也是全国较大的书画创作基地之一,但长期以来,书画赝品、盗版泛滥的问题一直限制着书画市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潍坊书画市场的声誉,挫伤了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
为破解书画艺术品版权保护的难题,规范书画艺术品市场秩序,从2018年开始,潍坊市在潍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青州市中晨艺术小镇,依托第三方技术平台“中晨艺术网”,研发出针对书画市场全产业链、8个模块的书画作品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真迹信息库、中国艺术品数据公共平台、艺术品真迹与客户管理系统、艺术家与藏家艺术品账户、全国艺术品“DNA”数据采集鉴定中心、连锁中晨备案鉴定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系统通过将书画作者信息、作品DNA信息、作品细节放大500倍、1000倍和2000倍拍照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将生成唯一的书画作品15位备案号上传到数据库进行备案,为执法人员开展艺术品市场版权执法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庄鹏说,在版权执法过程中,当高仿类假冒作品难以鉴别时,执法人员通过该系统进行技术鉴定,为执法人员识别真假艺术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版权执法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突破。
紧抓关键产业
拓展版权执法新领域
潍坊是全国着名的四大纺织品集散中心之一,但纺织品花色图案版权保护一直被侵权盗版行为所困扰。
为了抓住这一关键领域,2018年,潍坊市在潍坊星河国际轻纺城、昌邑市棉纺城分别建立了版权保护站,加大了纺织品领域版权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纺织品侵权盗版案件。2018年查处的昌邑市纺织花纹布侵权盗版案件,成为山东省纺织花纹布领域侵权盗版第一案。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支队在普遍做好全领域版权执法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版权执法领域,重点突破了纺织品、婚纱摄影、教育、艺术品等领域的版权执法工作。
庄鹏说,2019年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决定争创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支队抓住这一契机,调动起对版权保护有强烈需求的一批企业的积极性,以保护促执法,先后有4家企业建立了全省级的版权数据运营中心。
依托山东省泰山教育研究院建立的山东省教育版权数据运营中心,依托山东全影网建立的山东省婚纱摄影版权数据运营中心,依托潍坊市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建立的山东省艺术版权数据运营中心,以及依托昌邑市棉纺城建立的山东省纺织版权数据运营中心4个平台已正式挂牌运行,初步打造了一个集版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于一体的执法工作机制。
“为了营造尊重版权的浓厚氛围,去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在我院举行了版权宣传周启动仪式,活动当天,我院研发的国家首个基于教育类作品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教育版权数据运营中心’正式揭牌,6万多用户通过‘泰山教育智库’微信公众号的视频直播功能进行在线观看,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山东省泰山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清林告诉记者,潍坊市将每年4月确定为“版权宣传月”,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制发版权宣传册、海报等方式,促使广大市民、企业增强了版权意识,提高了尊重版权、保护版权的自觉性。
据了解,近几年,支队还先后投资70多万元,制作了版权公益宣传系列微电影《风筝谣》《嘿!别动》《斧》,工作纪实片《版权进乡村》,以及“十万个为什么”之“版权十个为什么”等系列短视频,在网络和社会上广泛播放。
尝试“版权+”行动
打造版权产业新亮点
2020年11月,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创新实施‘版权进乡村’行动”荣获中国版权协会“2020年中国版权最佳版权实践奖”,这是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收获的又一肯定。
“广大农民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广大农民缺乏版权意识,他们的创新创造成果更缺乏版权保护。”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二级调研员于利说,从2018年开始,在山东省版权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潍坊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版权进乡村”活动,并被省版权局确定为全省试点单位,试点期3年。
在这3年间,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三个模式”的要求出发,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为主要着力点,以“版权+宣传”“版权+服务”“版权+保护”“版权+典型”和“版权+运用”等为载体,以创建“100个乡村版权保护示范村镇、100个乡村版权保护示范企业(园区)和100名乡村版权保护示范带头人”为抓手,对全市西瓜、萝卜、花卉、蔬菜等农产品和风筝、年画、花纹布、艺术雕塑、泥塑等民间手工艺品实施版权保护、运用和创造,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明显提升了全市农村产业经济效益。
于利提到,通过实施“版权+”系列活动,全市已有21个农业产品进行了版权登记保护,千余名非遗传承人和农村文化人才进行了作品登记,与3年前的“零登记、零保护”状态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郭”牌西瓜、农民画、泥老虎等品牌附加值增幅明显,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收入显着提高。
此外,支队还高度重视激发着作权人进行版权登记的积极性,一方面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版权登记业务培训,并通过报纸、网站、发放宣传折页等途径向开展版权宣传,进一步提高版权管理者的工作水平以及版权企业、社会创作者主动进行版权登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创新实施以版权服务平台为支撑的版权数字化平台建设方略,广泛设立覆盖市县的版权服务工作站(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版权社会化服务框架,极大提高版权企业和社会创作者进行版权登记的便利性,共同促使全市版权作品登记实现历史性突破。据了解,2020年潍坊市版权作品登记量突破2万件,版权登记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支队自承担起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专班具体工作以来,把强化版权保护、促进全市版权产业健康发展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开辟了以打造婚纱摄影、教育、艺术品、纺织服装、珠宝等七大专业版权服务平台为潍坊特色的创建之路,版权登记、正版化建设、执法保护、推广应用等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城乡群众的版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版权保护状况持续改善,版权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版权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版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们将以获得‘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为契机,全力实施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大工程,推动潍坊早日跨入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行列,为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作出更大贡献。”庄鹏这样说。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