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首页

        菏泽市鄄城县“3+3+N”模式 点亮乡村孩子“多彩梦”

          今年以来,鄄城县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观念上“破冰”,行动上“突围”,积极探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乡村学校,强化资源整合,创新活动载体,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加快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

          整合资源,拓宽教育阵地

          鄄城县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紧紧围绕乡村“复兴少年宫”这一主阵地不断健全乡村“复兴少年宫”的管理运行机制,采取“3+3+N”的运营模式,即三种形式、三个基地、N种实践体验活动:“三种形式”指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三个基地”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志愿服务基地;“N种活动”指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项目。目前全县17个镇街有效整合“未成年活动中心”“四点半课堂”“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资源,已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32处,实现服务阵地从学校向农村延伸、服务对象从中小学生向学龄儿童延伸。

          突出特长,强化辅导队伍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小”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以志愿者为主要力量,打造“专职+兼职”的多元化师资网络。充分发动专业讲师、乡村学校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返乡高校学生等志愿群体参与辅导教师队伍,创新“文明实践+”模式,努力打造接地气、聚人气的高质量志愿服务团队,面向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培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推动共青团、妇联、科协、教体、文旅等部门现有优质志愿资源下沉,吸纳社会爱心团体“爱心妈妈”“知心姐姐”等走进乡村“复兴少年宫”担任心理辅导员。

          精心策划,丰富实践活动

          “缤纷一夏 快乐成长”暑期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一宫一课·艺启逐梦”特色课程、“倡树美德 健康生活”亲子读书会……鄄城县注重活动项目的策划组织,结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成长需求丰富各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内容,打造“沧海书屋”、“荷悦书吧”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书屋,发挥非遗文化传承优势,邀请葫芦、剪纸、泥塑、牡丹瓷非遗传承人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教育辅导、集体研学活动,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青少年的生活。今年来共举办活动200余场,服务未成年人5000余人。征集“一宫一课·艺启逐梦”特色课程项目17项,努力形成镇镇有品牌、宫宫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用好媒体,聚焦常态宣传

          在乡村“复兴少年宫”探索建设中,鄄城县注重舆论引导,从阵地、队伍、活动等不同类别,持续挖掘优秀经验和做法,提炼精品项目,多个稿件在山东文明网、文明菏泽等媒体刊发推广。在县级媒体“鄄城融媒”app“文明实践”板块设置乡村“复兴少年宫”专栏,用于活动发布与开展,不定期对各学校、镇村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氛围,擦亮鄄城县乡村“复兴少年宫”工作品牌。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