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董青 王磊 报道
本报临沂讯 从沂蒙乡土中生长出的悠扬旋律飞入了新时代,在罗庄久久回荡,10月6日,《沂蒙壮歌》民族管弦乐组曲首场音乐会由临沂光耀实验学校红星民乐团奏响。
这部民族管弦乐组曲以作家厉彦林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沂蒙壮歌》为蓝本,乐思来源和意志所向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主创期望以民族管弦乐对该文学作品的重述,用文艺作品传承红色基因。70名乐手相互配合,柳琴、琵琶、扬琴等16种乐器相织交融,时而气势恢宏,时而激愤昂扬,时而豪迈悠长,时而如泣如诉。民族管弦乐《沂蒙壮歌》由《虔拜沂蒙》《红色沂蒙》《亲情沂蒙》《奋进沂蒙》《凯旋沂蒙》五个篇章组成,深度融合原着艺术讲述,并辅之以多媒体数字科技赋能,将作品从单一的听觉维度迁移到包裹性更强的情境性维度,从而呈现沉浸式、多元交互式的乐、书、画独造空间。“通过民族管弦乐作为文学作品的演绎载体,用民族管弦乐‘记取沂蒙、守望沂蒙、留住沂蒙、弘扬沂蒙’,既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又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水乳交融。”民族管弦乐《沂蒙壮歌》总导演、临沂光耀实验学校校长李凯坦言,沂蒙的壮丽是多面的,不止硬朗、豪放,还有朦胧、柔美,民族管弦乐《沂蒙壮歌》是对原着作品的深度还原和全方位呈现,是一次穿越时代、畅想未来的音乐之旅。
12岁的吕金篪是乐团竹笛演奏员,最初在排练《红色沂蒙》乐章时,其表现被认为“缺少打动人心的力量”。通过一堂特殊的“党课”,吕金篪意识到了此前演奏的轻飘。“老师带我们看了《长津湖》,片中张小山牺牲时,战友大哭着问他家是哪里的,得到的回答是:‘山东临沂沂蒙山顾家村的!’那一瞬间,沂蒙精神如同烟花一般在我心中点燃、升腾。”正是这样的震动,让吕金篪“初演不解曲中意,再奏已是曲中人”。
“每一个音符都是对红色文化的激活和传承,音乐会是让青少年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沂蒙精神的‘活’的思政课”。罗庄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晖青说,“我们把传承沂蒙精神当作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当作‘两创’工作的关键。”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