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首页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山东多地: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2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开年经济工作述评,以《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为题点赞山东寿光东华蔬菜合作社、聊城阳谷阳光国宾府项目建设、青岛春季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黄河口都市农业文旅综合体等各地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推进,经济暖流不断涌动,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全文如下:

          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开年经济工作述评

          新的春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

          上海,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195项任务举措,释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市场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

          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视频直播形式开至各地市、县(市区),分会场2.5万人参会,扎实谋开局、全力促发展;

          陕西,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795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2285亿元,开启奋跃而上、真抓实干新图景;

          …………

          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放眼各地,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推进,经济暖流不断涌动,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干部群众拥抱春光,埋头苦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强农业,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农业现代化,冬日不再闲。

          山东寿光东华蔬菜合作社,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西红柿、黄瓜长势喜人。“这段时间蔬菜需求量大,大棚倒茬生产得抓紧。”合作社负责人庞东带着乡亲们将刚采摘的一箱箱新鲜蔬菜装车发货,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菜篮子供得上、供得优。东华蔬菜合作社每年销售蔬菜量3.5万吨左右。像这样的合作社,寿光有1500多家,蔬菜种植面积60万亩,种植蔬菜品种20多类,日产量达1万吨以上,持续擦亮“寿光蔬菜”的金字招牌。

          江西遂川县雩田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人来车往。乡亲们忙着挖蓄水池、平整土地,整修排灌沟渠。

          “稻谷种在项目区,旱能浇、涝能排,去年高温干旱没减产,每亩地还增收了100多斤。”雩田镇种粮大户郭唐生说,“农田改造提升,稻油压茬种,今年继续奔着丰收去。”

          日前,江西省下达2023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50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10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8万亩。

          “这个好消息给乡亲们鼓了劲!”遂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郭小龙介绍,遂川将加大资金投入和落细管护措施,加快建设进度,改造提升现有农田质量,带动机械化生产,提高种粮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应变局、开新局的一条重要经验是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2022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要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扩大大豆油料,主攻提高单产,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压实责任,落细措施,冬闲变冬忙。

          沃野田畴,接续冬种冬管,升级农田水利,动手春耕备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固大国粮仓根基。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中,农业农村部将加大面积产量和种植结构权重,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政治责任。高标准农田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

          延伸产业链,贯通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2年乡村产业培育壮大,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18.5万亿元、增长4%左右。今年,各地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兴产业、稳就业、促创业,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勇闯市场,去年何家沟香菇销入北京等地,分红涨了一大截,户均分红4431元。”在甘肃康乐县,中建二局派驻该县何家沟村的第一书记吴承坤说,村里计划引进多个龙头企业,壮大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同时让乡亲们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下功夫。”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说。

          扩内需,消费活力不断增强

          市场人气旺,新春新气象。

          舞蹈表演、川剧变脸、非遗皮影……北京朝阳区富力广场上,好戏不断、精彩连连。融入雪花、福兔等元素的新年主题灯光,扮靓商场内外。消费者购物就餐之余,既能观看特色演出,还能现场参与做糖画、捏面人、画脸谱等民俗互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人气旺了,烟火气回来啦!”富力广场内一家餐厅的负责人李潇说,到了用餐高峰时间,堂食顾客需要在门口排队等号。

          新春伊始,北京推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消费活动:银泰百货举办新春花灯会,带人们“穿越”到诗情画意的古风场景中;坐落于大兴区的大型购物商场荟聚中心开设新春市集,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门大街特色文化街区,带来“老字号”商户探宝、国风年货市集等新体验……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开展千余项促消费活动,西城、石景山、顺义、昌平等区和各类市场主体,发放餐饮、零售、汽车、冰雪等品类消费券,带动消费快速回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空间。”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消费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万亿元,市场销售规模基本稳定。近年来,虽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有所波动,但综合来看,我国扩大消费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我们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

          新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政策发力,增强消费意愿。

          “用着更加节能环保,还能享受政策补贴,我打算购买这款绿色智能空调。”上海杨浦区居民郝杰说。1月29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在恢复和提振消费行动方面,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的,给予支付额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完善设施,改善消费条件。

          “充电方便多了,买新能源车心里更踏实。”湖南长沙市市民蔡佳说。长沙市不断完善新能源充电设施,给使用新能源车创造了良好条件。各地积极改善消费条件,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激发更大消费动力。

          创新供给,丰富消费场景。

          “文旅融合不仅让景区更有活力,也让游客更多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河南郑州,观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沉浸式文旅戏剧的上海游客何华说,传承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这样的文旅融合新产品受欢迎。各地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市场需求,精准施策,努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稳投资,重大项目施工正酣

          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台吉乃尔湖,气温低至零下10摄氏度。走进中信昆仑锂业(青海)有限公司车间,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线却十分火热。经由预处理、吸附、过滤等多道工序,一批批碳酸锂产品源源不断下线。

          2022年12月底,该公司第二条万吨生产线成功投运,成为国内目前单体产能最大、低碳智能化的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中信昆仑锂业董事长俞章法介绍,青海冬季漫长,全年有效施工期仅半年,还面临疫情、汛情等挑战。他们迎难而上,设计施工齐头并进,仅用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建设任务。

          “目前产线正在紧张调试运营中,产能已达目标的70%,争取一季度实现达标达产。”俞章法说,新的一年将追加投资30亿元,一是对这两条万吨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二是新建一条吸附加膜工艺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力争当年全面投产,既能满足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旺盛需求,也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发挥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作用”。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

          稳投资,就是稳经济、稳增长。

          202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2021年加快0.2个百分点。“我国投资潜力巨大、投资空间广阔、创新发展投资动力充足,2023年投资有望保持继续增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

          人勤春早开工忙,重大工程挑大梁。新年伊始,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项目紧张推进,促进投资稳定增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掀起热潮。

          在江西,昌景黄高铁正进入全线铺轨阶段,这条串联起江西、安徽两省多地的高速铁路,将成为又一条连通长三角的大动脉。在广东,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抢抓工期,全面开启钢桥面铺装,单日铺装面积超2.23万平方米,刷新世界纪录。

          新基建投资全面起势。

          翻看各地2023年的重大建设项目清单,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成为热词。安徽提出加快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湖北把新建5G基站2万个以上作为投资目标,福建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强基”行动,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优结构锻长板,制造业投资持续加码。

          浙江湖州,方正电机新能源汽车电驱百亿级项目加快落地,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年产值达150亿元。辽宁沈阳,今年首批确定的超30个百亿元的重大项目,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的产业项目有13个,占比近一半。

          “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一大批符合发展和民生需要的重大项目建设,既有利于持续扩大内需,也有助于补短板调结构稳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说。

          保就业,民生底线兜牢兜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1月30日,浙江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带队,20家温州企业搭飞机、坐大巴,从浙南海滨出发,跨越2000多公里,在四川开展驻点招工。

          “走出去招工。”浙江温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要抢抓务工人员返岗复工‘黄金期’,跑好兔年稳经济第一棒。”

          1月31日,湖南吉首世纪广场人头攒动。“老乡,这是福州的企业和岗位情况,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都不错,环境也很好。”远道而来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求职者发放宣传材料。

          1月28日至2月5日,福州市携手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甘肃和宁夏等省份,组织20余场招聘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岗位5000余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线上线下齐发力,春风送岗稳就业。

          “第一次坐‘务工专列’去上班,开心。政府部门上门接送、免费订票,太方便了。”拎着行李,重庆永川区板桥镇村民夏前奎脚步轻快。

          元宵佳节,安徽马鞍山市大润发超市内,理货员王英正认真整理着货架上的商品。今年1月,马鞍山市花山区人社部门通过摸排发现,王英正年龄偏大、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第一时间为她推荐了这个岗位。“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日子更有奔头了。”王英正说。

          新年开启,人社部等11部门联合开展了“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集中为农村劳动者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帮扶。

          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约1.6万场,发布岗位近1000万个,为全年保就业、稳就业开好头、起好步。

          用心用力优服务,多措并举促增收。

          山东聊城阳谷县,阳光国宾府项目建设现场机声隆隆、塔吊挥舞。

          “多亏县里的以工代赈项目,我才有份好收入。”放下手中的活计,建筑工人孔庆山难掩激动,“如今每月收入6000多元,老人治病、孩子上学有保障,全家都安心了。”

          在阳光国宾府项目,像孔庆山这样的返乡农民工有上百人。“塔吊工、瓦工、钢筋工、焊工各类工种都招,日薪可达300元。”工程项目负责人张坤说。

          2022年,各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等方式,带动超过500万名群众就地务工,人均增收超过8000元。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开发公益性岗位,助力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托底安置保基本,惠民力度更大。

          “新一年,要更好发挥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就业增收的作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发放劳务报酬。”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有关负责人说。

          广扩渠道拓岗位,助力大学生就业。

          2月3日,山东青岛正式启动春季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吸引320家企业提供7000余个岗位。“合适的岗位有所增加,相信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2023届硕士毕业生王晓梅说。

          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联合开展促就业“国聘行动”,集中发布优质就业岗位;推出就业指导公开课,继续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平台支撑,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保供稳价安民心,兜牢底线惠民生。

          一天上市量飙升6600吨!1月29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上升到1.75万吨,首都“菜篮子”供应足。

          新发地菜花经营商户孙燕燕每天销售的菜花达6车120吨,永辉、物美、华冠、菜鲜果美都是她的客户。

          “目前茄子货源充足,正源源不断地调往新发地市场。”新发地茄子经营商户李军说。

          稳生产,夯实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基础;畅链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供应,确保民生物资有效保障……新一年,各地区各部门正延续好政策、创新实举措,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抓改革,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改革再深化,发展再提质。

          2月1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将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现在办业务非常省事,相关流程都有人详细解答,来一趟啥事都能办利索。”在吉林长春市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里,长春市一家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拿着办好的审批手续,兴奋地对记者说。

          1月28日,吉林召开全省大会,着力优环境强信心、抓项目谋发展、拼经济促振兴。其中,在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准入准营环境方面,提出深化企业开办“网上办、一日办、免费办”,统一全省市场主体登记文书规范和审核标准,深化“证照分离”“证照一码通”改革,探索新业态个体工商户“集群注册”,减少外贸企业经营限制,让市场准入准营环境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创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江苏南京市民郭婷搬进新房,全屋的定制家具、整套的智能家居,大幅提升了居住舒适度。“以前经常碰到出门忘带钥匙的烦恼,现在换成了智能门锁,用密码就能开门,再也不用担心了。”郭婷说。

          产品有新意,市场添活力。开年以来,各地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着手推出更多新政策、新措施,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把经济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空白点转化为增长点。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杭州富阳,国家电网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高压大容量低频换频站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首次运行模式切换;广西玉林,二十辊不锈钢冷轧机组在广西柳钢成功完成冷联动试车。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兔年新春,科技创新捷报频频,中国经济点燃创新引擎。不负春光、只争朝夕,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更好积蓄起支撑经济稳中向好的磅礴力量。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江淮腹地,“中国声谷”。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实验室里,研发人员加紧突破新一代语音合成系统和多模态交互技术;

          荆楚大地,“中国光谷”。TCL华星武汉基地内,国内首款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2K高频PWM柔性屏稳定量产;

          鹏城深圳,开放前沿。广东深圳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上268台机械手臂和自动导航小车高效协作,一台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及服务器快速下线……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正茁壮成长,为推动我国经济开好局、起好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月1日,山东东营东营区六户镇黄河口都市农业文旅综合体里,草莓大棚成了热门打卡地——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排起了长队。“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乡村游吸引来更多城里客。”大棚经营者蒋卫平说,现在每天都有300多人来采摘,发展乡村游的信心更足了。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市场巨大,大有可为。开年以来,各地深化农村改革。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加快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扩大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覆盖率,推进文旅融合,继续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就能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促开放,合作共赢道路宽广

          开放上台阶,力促开门红。

          产线一字排开、工人有序作业,浙江宁波市海曙区的君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格外繁忙。“在手订单排到3月底,新年迎来开门红。”公司总经理张君波说。

          “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张君波表示。组建北美营销中心,加快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新兴市场,做大贸易合作“朋友圈”……2022年,君禾泵业在亚非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8.15%,远超预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稳外贸稳外资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在要求。

          2022年,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外资顶住压力,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突破1.2万亿元,双双再创历史新高,实现量稳质升。

          2023年,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正视这些困难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要更加坚定信心,推动开放型经济跃上新水平。”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说。

          扩准入,出台更多惠企政策。

          1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生效施行,更多惠企政策出台;前不久,沈阳、南京等6地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服务业对外开放按下快进键;鼓励外商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商务部、科技部等21个部门研究提出16条政策措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优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新的一年,在各地两会的热议话题中,“营商环境”是高频词。黑龙江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让国有企业敢干、民营企业敢闯、外资企业敢投;浙江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河北加快健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深入开展全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

          “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不断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强。”韩国中国经济观测研究所所长朴汉真认为,中国提出进一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等举措,将令外资企业更有信心。

          促合作,便利国际经贸往来。

          出海参加展会、招商引资;鼓励外商来华考察调研、深化合作……各地区各部门“走出去”“引进来”多管齐下。商务部表示,将指导各地组织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依托双边投资促进工作机制和驻外经商机构等,搭建跨国公司与地方招商引资沟通交流平台,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新征程上,开放的中国奋跃而上、奔跑前行,持续释放的勃勃生机让世界瞩目。

          近段时间以来,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野村证券等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越开放越自信、越自信越开放的中国,必将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