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首页

        风流百巧花灯手

          临沂城区,一座普通居民楼,一层院落西南角的一间斗室。案台上,丝线、绣布、流苏以及各式刻刀摆放其间。苏国友弯腰伏案,一手抻着绣布,一手涂抹胶水,胶水一点点洇过竹条,玲珑的绣花鼓灯慢慢成型。

          窗外落叶簌簌,屋内静谧无言。眼前这一方小天地,就是苏国友的整个世界。在这间名为“云川阁”的工作室内,他忙着赶制订单。

          儿时灯笼挂心头

          竹条作框,绣布绷面,形状似鼓,烛光浅浅地氤氲着,醒狮、玉兔、祥云、荷花等传统纹样跃然其间,透着积淀千年的美。这就是绣花鼓灯。

          苏国友是临沂市级非遗项目——传统灯笼代表性传承人。1988年出生的他坦言:“我就喜欢这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是温情与浪漫的所在,承载着一份守候、一份期盼、一份祝福。在苏国友的记忆中,幼时最熟悉的玩伴就是爷爷送他的传统红灯笼。

          苏国友祖上曾开过灯笼铺,手艺精湛、样式繁多。打记事开始,苏国友就总爱看爷爷做灯笼,折高粱秆扎制花灯骨架,浆糊固定,再调配色彩、着色封釉,加上装饰……小小年纪的他,将这套繁琐复杂的工序熟稔于心,耳濡目染之下,继承了传统灯笼制作的手艺。

          “儿时的红灯笼一直挂在我心头。”苏国友说,当时虽然日子清贫,但老一辈做灯笼制样选料样样考究,每个灯笼都是传统工艺与古典审美的结合,也是民间生活智慧的质朴体现。“生在记忆里的一粒微光,它在冥冥之中发芽生长,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怀着对传统灯笼的爱,祖辈的家学心血和家风家教,最终由他继承与坚守。

          “守艺出新”亮国风

          非遗传承的变与不能变是个重要课题。如何才能让传统灯笼技艺“生存”下来,且能不断满足当下大众对手工艺品的审美需求?苏国友一直在思考、实践。

          “能变的是外观,不能变的是传统文化的根。”苏国友偶在汉服文化中找到了灵感,“灯笼本就有吉祥美好的寓意,能不能也把绣花元素‘搬’到灯笼上?”

          深入思考后,苏国友结合流行元素、传统纹样,设计出各种喜庆图案,绣出鼓面。同时,改造传统灯笼易变形的弧形表面,用做过防腐处理的竹条做框架,把灯笼改造成了“鼓”型。他给自己的这个创新取了个朴素的名字——绣花鼓灯。

          绣花鼓灯既保留了传统工艺又符合现代审美,装饰、照明功能俱全,古色古香,清雅自然,2020年,成功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

          灯笼还成了苏国友的红娘。他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网上,认识了同为手工爱好者的枣庄姑娘张红,两人因此相识、相知,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断推陈出新设计古风文创产品。

          鲤鱼灯、玉兔灯笼、古风团扇……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意味深长的寓意,都有古代的“灵魂”和现代的“生命”,荡漾着匠心打磨的余味。

          长明不熄巧传承

          近些年,伴随着国风文化葳蕤蓬勃,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向苏国友抛来了“橄榄枝”,制作精美的绣花鼓灯借势销往各大旅游景点、文创馆。苏国友和他的灯笼声名鹊起。

          苏国友经常参加西塘汉服文化周之类弘扬传统文化技艺的活动,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而陶醉,文化自信愈发强烈,也逐渐明白,弘扬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带动更多人一起做。

          他成了一名国学六艺讲师,常和妻子一起举办“传统文化面对面”线下手工体验活动,推广传统灯笼的制作工艺。

          小小的花灯,看着并不复杂,但需要精心、耐心和细心,每一个细小的制作环节,都必须倾注百分之百的精力和感情。当花灯的一件件材料、一个个环节用心加工完成后,体验的成就感、幸福感油然而生,并将融入记忆的最深处。

          现在,苏国友的花灯课已经开进了学校、社区,不少学生经过学习后,对花灯的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苏国友顺势又将绣花鼓灯制作课“搬”到了线上。“这让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民俗文化,更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

          绣花鼓灯广受市场追捧,也引来商家的竞相模仿、批量生产。“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意创新,才能使非遗彰显强大的生命力。”这是苏国友的切身感悟,“根在非遗,魂在文化。手工打造出的作品,带有情感、故事和温度,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多一些敬畏之心,潜心投入,用心打磨,精益求精。”对非遗守护者、传承人来说,手工艺的传承创新永远在路上。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