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交通运输已从原来单纯保障生产的条件演变成国民经济增长的重点和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拓展的作用力和贡献力正在迅速提高。近几年来山东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由此带来的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深度影响等系统性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需要有针对性地跟上变化,以保持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性、动态性和统一性,这种立体性、多维度、重空间、高协整的研究在国内外均不多见,而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需要相应的研究成果进行指导和支撑。综合分析山东省交通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形势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二、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1. 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内涵界定
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格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是本项目研究的起始点。受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历史基础和制度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综合运输体系及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概念理解有很大差异,另一方面,探究影响因素也是明确二者关系和发展机理的基础。下文将对综合运输体系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内涵与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界定。
(1)综合运输体系内涵界定及影响因素
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自18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以来,交通运输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和管道等运载工具的相继出现,新型运载工具又助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出现了既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相互替代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各国学者对综合运输体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进行了概念的界定。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综合运输体系的研究,结合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现状,本项目把综合运输体系定义为: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下,各种运输方式在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以最优化的运输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使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集成。
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变化,始终受到自然环境、外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和制约。当然,这些影响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或单一发挥各自的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总体来看,就当前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进程方面分析,影响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与演变的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城市与人口、运输技术、运输需求、产业政策等。
(2)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内涵界定及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
本项目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延伸提炼,认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宏观体现,是在区域经济与区域人口、城市、资源和生态等诸要素之间建立的多维复合系统,区内和区际之间是一个协调发展、动态平衡、密切关联的空间经济系统。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经济区域空间范围的变化、经济区域地位与功能的演化、经济区域之间关系的产生,都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结合已有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本研究认为:自然禀赋条件、历史进程、经济基础与产业布局、交通运输、政策机制等因素是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2. 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互动关系研究
(1)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经建立起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这五种运输方式作为子系统共同构成综合运输大系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各部类中最为重要的物质性生产部门之一,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自然会引发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除此之外,交通运输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重要的杠杆性领域,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健康运行以及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对区域经济总量的影响、区域市场一体化及产业结构的影响、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影、对区域经济要素布局的影响和区域生产力结构布局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转变、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综合运输体系的规模、结构等也随之转变,综合运输体系内部各运输方式和要素都是以满足需求变化、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现有研究表明,交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经济发展是导致交通运输结构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区域经济空间演化不仅受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区域综合运输体系规模、结构以及方式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3. 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塑造的作用机理
(1)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
交通设施作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长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显着的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存量状况、设施的空间延展领域和便利性,是区域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区域道路设施、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间的空间联系和区域内产业布局、企业生产经营、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城乡互通与城市间的互通,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2)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
交通可达性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先导作用,其发展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区域发展的速度、质量,更将直接影响到区域辐射力的发挥、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3)运输效率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
运输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运输体系及其发展水平的一项关键指标,更是影响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及经济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层面上看,提高运输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①宏观层面上,运输效率能充分反映区域运输资源的空间分布状态。提高运输效率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运输成本,为区域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为客货流通提供更优质的运输服务。②微观层面上,运输效率反映的是企业运输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在运输资源分配既定的条件下,企业如果能合理组织这些资源并有效利用它们,使之发挥出尽可能大的作用。单体企业运输效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增强,从而为区域企业集聚状态下个体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运输效率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
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及产业内的各部门在某一区域内的分布与组合。它反映的是各类产业的空间分布、构成和各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运输效率是影响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诸多要素之一,效率的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布局的变化。
4. 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渠道与动力机制
(1)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塑造的作用渠道
综合运输体系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运输系统。为了更方便地研究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塑造的作用渠道,本研究将其简化归纳为由内部和外部两大基本要素构成。
内部要素主要包括:节点;运输线路;运输工具;要素流。外部要素即指外部环境。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的塑造作用必须依赖一定的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是指支撑综合运输通道的地域经济实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划分。广义的外部环境指由综合运输体系有机联系形成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所依托的地域经济实体,即各种要素流密集聚集的城市群。
(2)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塑造的动力机制
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力量,任何系统的演进与发展都离不开其本质动力的影响与作用。综合运输体系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系统,其对区域经济空间塑造是众多动力综合作用、共同驱动的结果。深入分析综合运输体系对经济空间塑造动力产生的源泉、动力传导的过程、动力的作用机制对于研究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塑造的测度
本研究认为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影响是动态和持续的。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的高低体现的是运输效率的高低,受交通可达性、基础设施情况等深度影响。综合运输体系主要要素的作用力会引起区域的经济的集聚或扩散,由此引起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区域GDP。区域GDP的影响因素很多,但交通运输的支撑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GDP的结构和比例。
5. 典型交通通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与塑造
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各种运输方式中,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其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和空间大跨度的优势,成为陆路交通中最为快捷的两种运输方式,被称为“双高”通道。本章内容将基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两种快速运输方式的视角,分别探讨其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塑造效应。
(1)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与塑造
本研究以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为例进行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高速公路影响区域经济的梯度转移;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的辐射扩散;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影响与塑造;高速公路对区域城市群体系结构的影响与塑造。
(2)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与塑造
首先阐述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其次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效应。
6. 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互动反馈与协调发展研究
(1)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的互动反馈
本书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的互动反馈关系,以期能深度探讨和揭示出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建设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之间的多维性互动反馈关系,促进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2)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的适应性分析
本部分内容主要从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阶段性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依据,促进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7. 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
(1)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本研究通过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轨迹和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轨迹,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现状与趋势。
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轨迹来看,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运网布局大为改观。交通运输装备不断改进,技术水平显着提高;运量持续增长,各种运输方式结构不断优化。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呈“均衡----非均衡----均衡”趋势,地市中心城区以“集聚型”、“均衡型”为主,区域经济板块日渐合理化和协整化,等等特征。
(2)综合运输体系可达性与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本研究构建了包括区域中心城市的县域道路连接程度、区位关系指数、对外通达性三个指标的区域可达性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县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研究县域尺度的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与塑造对于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深远的意义。
8. 综合运输体系优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适应我国阶段性客观实际的综合运输体系优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1)综合运输体系优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案
依据综合运输体系的自身属性和本质特点,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现阶段发展状况及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基本战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扩大综合运输体系规模;优化综合运输网络结构,发挥综合运输体系优势;重点建设综合运输枢纽,加强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提高综合运输体系的智能化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环保节能型综合运输体系。
(2)综合运输体系优化发展的对策
主要包括:加强对综合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多种运输方式的共存互补;加强综合运输体系的法规制度建设;提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
三、成果的价值与影响
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方面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的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促进、拉动作用,体现的是正向或单一拉动的结果。本项目着眼于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双向互馈及立体作用,探寻二者之间的高协整、重空间和动态演变的规律性进展,对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是一种理论上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将为今后政府宏观调控和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依据导向。
此文是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策略及其与区域经济时空格局协调发展模式研究》(14CJJJ39)阶段性成果。
作者来逢波,系山东交通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作者:来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