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首页

        新时代美德山东|两个家的顶梁柱

        3位老人的女儿、5个孩子的妈,“中国好人”马爱真践行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两个家的顶梁柱

          本报记者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赵延怀 李秀明

          6月22日上午,汶上县康驿镇水店村西南头树林下的一处小院里,一个身影忙得脚不沾地——马爱真刚从玉米地里劳作回来,来不及擦一把额头上的汗,又立即钻进了厨房。她将提前做好的油菜咸汤热好盛出一碗,把油饼撕碎泡进碗里,靠在失明的母亲膝前,一口一口给她喂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爱真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和患有疾病的娘家父母,还精心抚养着自己家和弟弟家的5个孩子。尽管不幸接踵而至,她却始终怀着一颗质朴的善心,用辛勤和坚毅挑起两个家庭的重担,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今年5月,她的事迹上榜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本本分分的庄稼人,土坷垃里长出来的一副好心肠,对老人、孩子没有一点二心。”70岁的水店村村民张文会评价。马爱真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患有眼疾,母亲双眼失明且患有精神疾病,弟弟自小也患有精神疾病。她从小就撑起了整个家,不仅扛起了所有的家务和农活,还将父母和弟弟照顾得周到妥帖。1997年成家后,丈夫务工赚钱,婆婆帮着操持家务,马爱真婆家娘家两边跑,还伺候着几亩薄田补贴家用。

          2000年,弟弟结婚有了儿子,由于弟媳患有哑疾,马爱真担心刚出生的侄子得不到好的照顾,刚怀孕不久的她便同丈夫商量将侄子抱到自家抚养。孩子没奶吃,丈夫张现学将每天打工挣的钱攒起来,寄回家给孩子买奶粉。7个月后,马爱真的大女儿出生,后来又有了二儿子、小侄女和小儿子,她成了5个孩子的妈、3位老人的女儿。

          2005年秋天,一向身体健康的婆婆突然变得健忘、小便失禁,一查才知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婆婆生病后,不仅无法再帮着打理家务,而且生活起居都需要他人照顾。马爱真不但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还每天变着花样为老人做容易消化和有营养的饭菜,趁好天把婆婆抱到大门口晒太阳。婆婆经常不能控制情绪对她发脾气,马爱真总是耐心安抚。大嫂看她照顾一大家人太累,提出要把婆婆接到自己家,但是常年跟着马爱真生活的婆婆一听要走,拉着马爱真的胳膊急得要哭。马爱真见状拒绝了嫂子的好意:“只要老人高兴,跟谁都一样。”

          “她就是心软,宁肯自己受累也不愿让别人受委屈。”在丈夫印象中,马爱真每天早早起床做饭、洗衣服,趁老人孩子还在睡梦中时下地干活。天明了回来,给孩子穿衣服、洗脸,为老人梳头、喂饭。丈夫在外打工顾不上家里,她硬是凭着一股不认输的劲头,撑过了最难熬的那几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母亲活到86岁,3个多月前去世。

          马爱真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们,如今已经参加工作的侄子和女儿回家休息时,便会帮助照顾老人,为弟弟妹妹做饭。两个儿子和侄女也懂得马爱真的不容易,在学习之余帮忙做家务。在外人看来,马爱真的生活很累,但她却很知足:“日子越过越好,自己苦点累点不算啥。一家人在一起,你为了我,我为了你,这日子就有希望。”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